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既然有愛,為何困難?

中國時報【倪安宇】

卡爾維諾的作品罕能看見情愛痕跡,只是那一篇篇台東低利貸款靜默的內心獨白,與其視其為「談情說愛」,不如說是對愛的警醒。

愛之所以難,難在不同年齡、面對不同對象會有不同需求和體悟,卻未必能累積到下一個人生階段,成為百戰百勝的愛之常勝軍。

從年輕氣盛到步入中年,人對愛的渴望可以是肉慾的、迷惘的、失落的、探索的、期待的、遠觀的、近視的、知其不可得的、躊躇糾結往返不定的。

小兵在火車上遇到彷彿從費里尼電影《女人國》出來的神祕黑衣女子,貌似寡婦,無論小兵偷摸鬼祟或明目張膽展現衝動,她都默然接受。然而在隧道忽明忽暗微弱燈光下發生的那一切彷彿是真,卻又似春夢。

春宵一度的意外收穫看似證明了上班族的魅力,然而在沒有得到他人欽羨反應之前,只有自己和對方知道的這個祕密幾乎喪失了意義,興奮之情逐漸在瑣事、工作中淡去,想要藉由分享保留愛的記憶竟是如此不易。

那麼用影像紀錄呢?鏡頭那一頭的她是你心中的她嗎?鏡頭這一頭的你,想要拍下真實的她,還是你設想的那個她?或許你必須拍下那個本該有她而她不在的地方才能真正了解她?

適度朦朧為必要

你整裝出發去見遠方的戀人,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放在心上,為了抵達時衣著整齊所以如此這般,為了抵達時精神抖擻所以如此那般,而所有細節被一一放大、嚴陣以待後,你難免覺得疲倦、被掏空,滿心期待僅剩下準備打電話給她的那枚銅板,你捏在手中,捏著你們的愛情,在漫長折騰的旅程進入尾聲之際,似乎顯得有些渺小,有些陌生。

你相信書中的愛情嗎?那淒美足以傳世的愛情故事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嗎?作為讀者,你全心融入作者的文字是最佳表現,但是愛情如果來敲門,你要視而不見不解風情,還是拋開書本,投入你自己的愛情故事?一旦進入愛情後,你還能專心當讀者嗎?

或許有時候事情不能想得太清楚,也不能看得太清楚,因為適度朦朧是必要的。但是若在不對的時候看不清楚,你永遠不知道你錯過的是什麼,反之亦然。朦朧或不朦朧,在愛情裡,是一個大問題。

那麼踏入婚姻後,愛,能找到歸宿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丈夫出差的徹夜未歸妻子好像有點遲疑,因為工班早晚時間錯開,永遠只能抱著對方餘溫而眠的小夫妻張口說不出話。所以,保持單身,追求美麗胴體的新鮮感,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作為中年感性詩人的你,看著青春的她堅挺緊實的一切與海天互相輝映,跟漁民閒話家常,而你提著一口氣,靜默無言,不知為何你彷彿不屬於她的世界,你是觀看者、目視者,但也很有可能是你畫地自限。

奔馳游移的愛情

可是,當你連看都看不到對方的時候,找不到歸屬的感覺成為一種綿延不絕的煎熬。彷彿越洋電話中無人應答的嘟嘟聲在海底電纜線來來回回搜尋著對方的下落,話筒這端等待的你心情惡劣。然而「距離成為每一則愛情故事和人際關係的必要情節」,為了愛,你奔上高速公路,惴惴不安地想著她是否在對向車道上朝你奔來。那形成一條銀河的車道彷彿專為你們這對牛郎織女而存在,多美啊!但是牛郎織女的宿命難道不是……注定分隔兩地嗎?

於是愛,從火車奔馳而小兵心思僅羈絆於身旁女子的停滯不前,到汽車奔馳且汽車駕駛的心思同樣奔馳轉換游移,這個變化,歷時十八年。

十八年,卡爾維諾從二十六歲的戰後文壇新星青年作家,變成了四十四歲眾所矚目的義大利當代文學代言人。

《困難的愛》第一則故事〈小兵奇遇記〉一九四九年發表,最後一則〈汽車駕駛奇遇記〉發表於一九六七年。大部分是五○年代完成的作品,包括第二部曲〈困難人生〉的〈阿根廷螞蟻〉和〈煙雲〉也是。

看似關懷主題不同的《困難的愛》一、二部曲,展現了卡房貸信貸增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信貸借貸風險缺錢急用哪裡借錢爾維諾的廣度,以及創作的自我定位:「……為了追求和諧……我走向宇宙,但那個宇宙是不存在的,是無關個人意識,超越所有人類本位主義排他性,期望達到非擬人觀點的一個境域。」

這樣的體悟,來自於一種「彼處的不足」。

罕見的情愛痕跡

他在五○、六○年代,先後造訪蘇聯和美國,完成系列報導〈卡爾維諾的蘇聯之旅筆記〉(Taccuino di viaggio in URSS di Italo Calvino),以小人物的積極樂觀捕捉蘇聯社會日常生活的真實面向。也看見美國令人驚嘆的華爾街運作、藝文界社交模式、歌舞昇平世界外的貧窮現象,及工業和商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他進入多產期,完成了受到讀者喜愛,同時奠定其作家身分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馬可瓦多》和《宇宙連環圖》,也發表了社會觀察批判意味濃厚的短篇〈監票員的一天〉、〈營建炒作〉、〈煙雲〉和〈阿根廷螞蟻〉:政治選舉遭人為操作、住屋基本權利被商業剝削,工業發展帶來異化問題,還有人與大自然如何共生的困惑。這些短篇作品以完整的篇幅討論工商社會的不同議題,為卡爾維諾五○年代在義大利國內與昔日共產黨內戰友針對文學該不該為政治服務的論戰,做出最直接的示範與回應。

卡爾維諾的作品罕能看見情愛痕跡,因此《困難的愛》第一部曲格外彌足珍貴。只是那一篇篇靜默的內心獨白,與其視其為「談情說愛」,不如說是對愛的警醒。愛,其實可以被當作理性的、超然物外的「它」來看待,如〈汽車駕駛奇遇記〉那般以或然率的方式盤算組合,以推敲自己下一步的行動。然而卡爾維諾的字裡行間又處處是愛,只是更接近對宇宙萬物有使命感的一種大愛。例如《困難的愛》第二部曲,而關鍵字是「入侵」!

坦然呈現給讀者

人與環境的和諧愛戀關係遭到「第三者」破壞,那惱人的入侵者在〈阿根廷螞蟻〉自然是螞蟻,殺不勝殺,不斷排山倒海而來。所有快速解決之道都失效,唯一有效的可能走滴水穿石路線的慢速滅絕計劃,然不知何年能執行完畢。但是這個第三者當真不該出現嗎?難道不是人類登堂入室,掠奪了原本應該屬於牠的土地?難道不是人類餵養的各式毒藥壯大了敵人的防禦能力進而反噬?在這個對峙關係中,究竟誰才是破壞他人愛戀的第三者?

無形的入侵者,莫過於工業社會中的〈煙雲〉。那些微塵粒子,空污,既來自機器,也來自人類。五○年代末出現的這個敵人,我們多次夸夸而言誓言擊退,時至今日卻已經習慣與之共生。幸好時不時有美麗的克勞蒂亞入侵男主角的生活,為陰霾的城市帶來耀眼光芒,然而男主角寧可在霧霾之外找尋清新純淨的彼處,他隨著洗衣工騾車來到綠茵青青的河邊,他再度扮演觀看者的角色,睜著彷彿攝影機的眼,在快樂的洗衣工、翻飛的白色衣衫、漂著藍色泡沫的潺潺水流、未經霓虹燈矯飾或懸浮微粒遮蔽的藍天下,拍出一部流暢、流動、跟著風的節拍完成起承轉合的烏托邦電影。

《困難的愛》義大利文版的前言並未具名,但大家皆推斷該文出自作者之手。隱身的卡爾維諾不僅詳述了他的作家養成過程,也將當時對《困難的愛》這部作品的文學評論摘其精華,坦然呈現在讀者面前。

看《困難的愛》,不只是看大師卡爾維諾的作品,也看他成為大師前的創作歷程、心情、轉變,看他從青年變成已婚男子,談愛的角度有何不同。更重要的是,看懂卡爾維諾說的:「因為有愛,困難應該相對減少」。因為無懼困難,才是愛的本質。

(伊塔羅.卡爾維諾《困難的愛故事集》中文正體字版日前由時報文化出版)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既然有愛-為何困難-21500995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rmasc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